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第九届第四次理事(会员) 大会圆满召开

作者:  来源:  2023年02月14日

 2023年29日下午,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第九届第四次理事(会员)大会以现场会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出席现场会议的有学会理事长刘泽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雪飞、副秘书长姚丽、监事王艳红及办公室主任王丽婷,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线上参会的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学会副理事长乔晓东等领导和专家。理事长刘泽林主持会议。





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雪飞作2022年度工作报告。她从三个方面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使命担当;二是推动深度融合,服务期刊建设;三是凝聚服务科技人才,促进学术赋能产业。此外,还对2023年学会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学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精髓要义,不断强化社团组织党组织建设。二是坚持赋能未来,助力科技期刊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三是积极参加科学传播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努力做好科技传播的服务工作。四是依托学会的各项资源优势,加强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服务能力。五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助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王艳红监事代表监事会作2022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办公室主任王丽婷作2022年度财务工作报告。



副秘书长姚丽作章程修改说明报告。




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2022年财务工作报告》《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2022年监事会工作报告》,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审议通过了《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章程》修改草案报告。

刘泽林理事长在总结发言时说,2022年,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下,在各理事单位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学会党建、学术交流等方面努力发挥桥梁纽带、组织协调作用,于平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学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北京市科协的中心工作,以党建促会建,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会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相信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一定能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

★促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作了题为《关于中国科协期刊建设工作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基于数据分析和客观评估,介绍了自2019年中国科协等七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大专项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跻身学科前列的期刊数量明显增加。96种期刊进入学科排名前25%25种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5%20种期刊位列学科前三,7种期刊跻身学科第一,3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0,进入全球百强。二是期刊国际认可度日益提高。引用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海外机构从864个增至9608个,引用来源地由42个国家和地区增长至124个。三是服务国家创新关键领域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创办90种高起点新刊,覆盖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生物医学、先进制造、能源环境、新型材料等新兴交叉热点领域,填补多个学科空白,显著拓展国际学术前沿阵地。报告既着眼世界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也深耕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实情,既从宏观上解读了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也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深刻变化、学术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开放科学、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大势下,持续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路和建议。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学会副理事长乔晓东研究员以《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建立多元的开放信息服务新模式》为题作了报告。开放科学时代,以论文为出版单位的出版模式已发生重大的颠覆性变革,而科技创新的力量,也使情报信息服务业出现了新的变化。乔晓东提出,推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中国学术出版发展与变革,既要发挥科技管理、学术资助、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也应鼓励各类学术研究、学术出版和信息服务主体进行多种模式的大胆尝试。在注重开放学术出版与优秀学术期刊建设的同时,积极促进各类配套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的学术出版与信息服务市场化行业发展,构建公益和市场相结合建设多元开放科学信息服务新模式。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行业知名专家张品纯主持。


大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结束。

上一篇: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召开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
下一篇: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