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精神承载科学传播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

作者:  来源:  2024年02月04日

  

 周忠和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古生物分册的主编,图为2013年他与这套图书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周忠和是科学家,他46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他还是知名科普人,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知识分子》总编辑,周忠和投身科普工作已有30多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来到周忠和的办公室,一摞摞科普图书首先映入眼帘。“我与科普工作结缘,是由一本杂志开始的。”围绕从事科普工作的过程与对科普出版、科普阅读的思考,周忠和徐徐展开讲述。


  由一本杂志与科普结缘


  时钟拨回至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的周忠和还是江苏扬州江都中学的学生。犹记得班主任为班里同学订阅了一本名为《化石》的杂志,当时能读到的课外书并不多,这本杂志成为周忠和古生物学的启蒙。

  读研究生时,周忠和从《化石》的读者变为作者,开始撰写科普文章给《化石》投稿,还曾一度连载好几期。

  在周忠和看来,科普工作能够弥合科学研究与公众了解之间的隔阂。从1990年在鸟类化石上有了一些发现之后,周忠和开始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新闻报道也是一种科普形式。”周忠和认为,记者把科学家的发现与成果写出来普及给公众,而他自己也在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锻炼了将专业知识用通俗语言介绍给公众的能力。

  “科学家做科普不是不务正业。”周忠和表示,希望通过在科普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科普同时能够推动学科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学科,提升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参与度与获得感。

  《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文汇报》……周忠和百余篇科普文章见诸媒体,得以广泛传播。“每当听到有人对我说是读了我的科普文章,或者听了我的科普报告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就是我特别有成就感的时刻。”周忠和表示,如果说科学家做科普最大的“障碍”,就是要与时间“斗争”,平衡好科研与科普之间的关系。“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源泉,但科学家的本职工作毕竟是科研。科普图书的未来,关键在于发掘与培养善于写作的科学家。”他告诉记者。


  科普出版应有“分”有“合”


  2021年,北京高山科学促进中心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吴国盛牵头发起“高山科学经典”项目。该项目邀请多位科学家推荐科学书籍,形成100部《高山科学经典》书目,周忠和参与其中并导读首本推荐书籍——由苗德岁翻译的《物种起源》,用自己的力量鼓励读者多读科学经典。

  “这些推荐书单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周忠和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普出版特别是少儿科普出版质量整体提升,但依然存在着原创经典作品不足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与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经济基础、文化环境、人才队伍等均有关系。

  从科普创作来看,周忠和认为,优秀科普图书的作者不一定非是“大家”,不妨多关注鼓励国内青年研究人员的创作。当然,好的科普创作也有共性,那就是对科学知识要有一流和专业的理解,同时有“文理兼容”的思维与文采。

  从科普出版角度,他则建议做到有“分”有“合”。“分”即分众化。就像做一场科普讲座前要清楚听众的年龄与职业,科普出版也应根据受众不同而有所区分,有写给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也有适合成年人阅读、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深度科普读物。

  “合”即深融合。既包括科普创作者“文理兼容”的思维,对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包括出版形式上的合作探索。比如湖南科技出版社与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赛先生”合作,推出的由免疫学研究者商周创作的《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与《詹纳传:疫苗的使者》,就成为这方面的成功探索。

  “以读者为中心,经过市场检验,实现既叫好又叫座,才是成功的科普出版。”周忠和表示,优秀科普图书不但专业知识扎实,同时具有文学表达的能力,要能够把蕴含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物、社会、文化背景娓娓道来。科普应被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科普出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重视传递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与科学文化。 

  由此,在推动科普出版精品化方面,周忠和还强调图书评论的重要性。“书评是科普图书面对市场的关键环节。”他表示,特别是科学家的专业推荐,既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与思想,也是进一步深化科普工作的重要途径。


  科普阅读传递人文精神


  近年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围绕科普阅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23年4月,协会启动“科学阅读推广大使”系列品牌活动,以“科学阅读推广大使”为引领,推荐优质科学阅读书单,开展线上线下科学阅读推广,带动广大公众参与到阅读中来。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科普阅读的重要性无法替代。”周忠和表示,对于目前琳琅满目的科普推荐书单,他建议评选标准一定要清晰明确,让读者能够读到好书,切实发挥好书单引领科普阅读的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科普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培养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与提问能力,持续保有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往往能为探索发现提供原始动力,此外,具备“求真”“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应是科普阅读需要实现的目标。

  大科普时代,科学与文学、艺术结合,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数字时代,科普与新型传播形态的融合让短视频、直播等成为科普工作者需要适应的新阵地。1月3日,周忠和与吴国盛、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李斌一起读《詹纳传:疫苗的使者》,畅谈疫苗发明人爱德华·詹纳的科学人生,也由此完成了抖音直播的“首秀”。

  “有一位前辈曾说我当过运动员、教练员,现在更像啦啦队员了。”周忠和笑言,自己做科普时是“运动员”,担任科普图书主编像是“教练员”,现在呼吁院士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来编写科普图书,倒像是“啦啦队员”了。

  无论是哪种角色,周忠和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更高效的方式做有意义的事。推荐图书、担任主编、撰写序言和书评,周忠和这些年与出版单位联系紧密。谈及今后是否有要出书的创作计划,他坦言若时间允许,期待能尝试撰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短篇科普散文。

  如今,科普日益成为各国展现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周忠和以自己所从事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为例,指出面对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科学传播能实现通过知识的普及承载与传递人文精神。伴随国家对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视,科普出版迎来发展机遇。“尽管受到互联网冲击,但出版行业仍应坚守精品内容,多推出让读者读后真正有所收获的精品力作,构建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生态,从而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的新使命。”他如是说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上一篇: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2022年占GDP比重7.41%
下一篇:赵晓晨委员:着力打造中国工程技术科技期刊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