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做科技创新的推动者 ——在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  来源:  2023年12月11日

3宗818A4827.JPG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 宗俊峰

  2023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中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

  清华大学是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2021年,清华大学发布三个2030中长期战略规划。其中,《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国际出版平台和开放资源服务平台。

  近年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加快实施数字化、国际化战略的步伐,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在期刊建设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


  清华社现出版各类期刊54种,其中英文期刊36种,中文期刊18种;科技期刊44种,其中SCIE收录7种,且全部位于Q1区,ESCI收录6种;社科期刊10种,其中CSSCI及其扩展版收录6种。

  清华社有9种期刊12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1期和2期;3个项目验收获优秀。18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纳米研究(英文)》《摩擦(英文)》两刊入选领军期刊,此外还有梯队期刊4项,高起点新刊9项,海外回归试点期刊3项。

  清华社的期刊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百强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

  回顾清华社期刊建设的发展历程,2008年,《纳米研究(英文)》和《建筑模拟(英文)》创刊。为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国际化布局,2011年3月,清华社创立了期刊中心。2013年起,近40个项目陆续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资助。2020年,清华大学启动了“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加大了对英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2022年6月,清华社自主研发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发布上线。清华社的目标是争取到2030年,自办SCI Q1区期刊数量能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的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

  在刊群建设方面,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和研究领域,清华社刊群建设已初具成果,形成了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纳米科学、物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五大专业刊群。清华社坚持引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定位,积极创办新刊,并重视高水平期刊的培育,争取在目前基础上到2027年再新创办40种期刊,发文量增长到2.5倍以上。

  以信息科学刊群为例,清华社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在2011年被改版为信息科学的专业期刊后,发展成了刊群的母刊,之后不断孕育创办新刊,目前刊群已有9种期刊,成为中国最大的信息科学领域英文科技期刊群。刊群整体质量也得到快速提升,其中4种期刊被SCI收录、8种期刊被Scopus和EI收录。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凭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清华社从2022年开始加快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期刊布局,目标是到2026年创办至少12种期刊,年发文量增长至600篇以上。

  《纳米研究(英文)》于2008年创刊,是清华社最早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之一。2010年即被SCIE收录。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纳米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2022年影响因子达到9.9,继续保持在四个学科分类中处于Q1区;2022年发文量超过1000篇,累计发文量突破5000篇。创立的纳米研究奖(Nano Research Award)和纳米研究青年科学家奖(NR45 Award)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奖项。同时该刊作为纳米科学刊群的旗舰期刊带动了整个纳米科学刊群的建设。最近一年又有三种新刊陆续发布上线。

  物质科学与工程技术刊群牢牢把握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材料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科研院系紧密合作,形成了学科覆盖面广、专业特色鲜明、学术质量获得普遍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其中《先进陶瓷(英文)》影响因子高达16.9,位居全球陶瓷学科期刊首位。《交通通讯研究(英文)》创刊不到两年就被ESCI收录。

  生命科学与医学刊群立足于清华大学学科建设,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医学院、心理学系等院系以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等学协会合作办刊。现有10种期刊,4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7种入选“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项目,ESCI收录1种,Scopus收录3种,DOAJ收录6种。

  在新刊建设方面,清华社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积极创办新刊,重视高水平期刊的培育。清华大学于2020年6月启动了“清华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该计划已累计对29种英文科技期刊进行立项支持。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学校围绕人工智能、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战略性前沿领域创建和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期刊,为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郑纬民院士等主编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英文)》最新发布的CiteScore达到17.7,在全球计算机科学领域近800种期刊中进入前3%。《纳米能源研究(英文)》《交通研究通讯(英文)》等近两年创建的新刊进入了本学科前10%行列。

  目前,清华社已成为ALPSP,STM,CrossRef等多个主流国际出版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会员单位,与全球学术出版及服务领域的数十家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关系,全面融入了全球学术出版体系。


  自主建设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推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根据《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机构主办的有CN号的428种英文期刊与国际出版平台合作的占比高达82%。《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45%,而同期中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达到25.85%;这一年,中国作者共发表SCI论文将近55万篇,其中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的只有不到3万篇,仅占4.69%。由此可见,现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严重依赖海外出版与传播平台,不利于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国产出版与传播平台,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办刊自主性、保障我国学术成果首发权、保证科技传播数据安全、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破解“两头在外”的难题,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已经有出版界的同仁在建设自主平台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

  清华社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和学校的支持下,于2019年开始自主进行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的建设。2022年6月,平台在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正式发布上线。

  SciOpen平台支持数字化生产、全媒体发布、国际化传播与期刊运营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协会、期刊社等创办新刊、发展期刊提供可定制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与国际化传播服务:

  第一,支持新刊自主创办,包括全流程数字化出版、国际化传播、发展支持、数据库申请与数据缴纳等。SciOpen平台的上线提高了清华大学期刊建设的速度,如2022年新创办的《纳米能源研究(英文)》《CAAI人工智能研究(英文)》等均直接在SciOpen平台上出版并传播,加快了期刊创办与发展的速度。

  第二,原来与国外出版商合作的高水平期刊,在合同期满后也会陆续回归。SciOpen平台为迎接这些优秀“海归”国产期刊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投审稿系统转换、DOI 注册与解析地址变更、与各重要收录数据库沟通数据传输细节等。目前在陶瓷领域影响因子排名世界第一的《先进陶瓷(英文)》从2023年起只在SciOpen平台出版和传播,提升了我国期刊建设的自主性和数据安全性。

  第三,在资源共享方面,SciOpen平台上90%的期刊为OA刊,用户可免费阅读、下载全文。为解决我国基础研究长期存在的从国外平台“花钱获取学术资源”的问题,SciOpen平台还打破传统的订阅模式,通过IP限制,面向国内用户免费开放《纳米研究(英文)》《建筑模拟(英文)》和《航天动力学(英文)》等英文科技期刊。国内用户可通过SciOpen平台自由访问这些订阅刊自创刊以来出版的所有文章。此举最大程度惠及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科技创新。

  截至目前,SciOpen平台已上线65种英文期刊、19000多篇文章、7000多条电子资源数据。SciOpen平台日均浏览量2.2万次,读者遍布170多个国家。

  平台已经与国际通用搜索引擎、出版标准化组织、重要学术索引数据库、国际科技传媒与社交媒体等实现顺利对接,构建起强大的国际化学术传播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期刊全面融入全球学术传播网络。

  总结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建设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旗舰期刊或者说母刊的建设,为子刊创办汇聚学术和出版资源。如《纳米研究(英文)》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支持后有了很大发展,通过发文量、影响因子的双重提升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作为旗舰期刊带动了整个纳米科学刊群的建设。

  第二,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加快期刊集群化建设。形成五大专业刊群,不断扩大刊群规模和质量,出版内容已覆盖清华大学60%的“双一流”学科,清华社正寻找新的办刊方向,加快新刊创办步伐。

  第三,以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为依托,提升自主办刊能力。通过自主研发SciOpen平台,加快期刊创办与发展速度。加强平台国际化运营,提升期刊全球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科技话语权。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任重道远,清华大学出版社将坚定初心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加强出版平台的自主建设,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上一篇: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中图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数智赋能、创新出版,助力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